当前位置: 首页 >关注 > 正文

《中国人大》杂志丨中山:依法履职行权 为全市“工改”保驾护航

2023-08-24 22:41:03 来源:中山网

8月5日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2023年第15期,刊发了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行权,着力为全市打赢打好“工改”攻坚战保驾护航的报道。本报特此转载,以飨读者。

▲《中国人大》杂志2023年第15期相关报道版面。

全文如下:


(资料图)

2022年以来,为了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土地碎片化困局,中山市打响了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以下简称“工改”)攻坚战。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行权,着力为全市打赢打好攻坚战保驾护航。

迅速作出“工改”立法决定,为保护工业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2022年1月14日,中山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决定》(以下简称“工改”决定)。以此为标志,中山市正式全面打响“工改”攻坚战。

通过“工改”重塑城市产业逻辑、建设逻辑和干事创业逻辑,要寻找的不仅是制造业空间,更是产业出路的问题、城市发展的命题,核心是要通过地方立法提供制度支撑。“工改”决定首次以立法形式厘清了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主体的责任,提出了政府配套政策要求,为创新解决“工改”遇到的系列问题提供了法规依据。

为配合“工改”决定的执行,中山市人大今年继续启动了工业用地保护管理立法,实行工业用地红蓝线双控保护制度,明确政府对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的处置程序,并授权市政府制定低效工业用地的认定标准和处置办法。目前,法规案已完成起草论证并进入一审。

带头制定人大七条措施,支持服务优化一流营商环境

2022年3月11日,中山市人大率先出台《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服务支持优化一流营商环境的七条措施》。中山市委把加快营商环境建设视为全市中心工作的“头号工程”,这是督办“工改”决定的重要一环。

中山市人大机关把优化营商环境七条措施进一步细化,全程狠抓督办落实。启动优化营商环境立法,以新的有效制度供给破解全市营商环境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加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增设14个企业和行业协会立法联系点,确保工业等重点领域立法更好地听取企业界的意见。聘任企业领域36名市人大代表担任市营商环境监督员,常态化收集企业行业意见建议并及时转交有关职能部门办理。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确定每年11月1日为“中山企业家日”,努力营造中山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广泛征求发改、财政、国资委等部门和国有企业意见,探索建立市属国有资本集中投向工改等重点领域机制。牵头建立自然资源、环保、规划等部门政策实施协调机制,促进“河岸线退让距离”等复杂问题、瓶颈问题妥善解决。听取和审议市法检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监督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在中山市人大的带动下,中山市政府15个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并自觉向市人大报备接受专项审查。

凝聚各级人大代表合力,打出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组合拳”

为督办“工改”决定全面落实,中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全部带头,市人大机关全面响应,基层人大全力支持,人大代表全员参与,打出了一套监督“组合拳”。

2022年4月,中山市人大组织全国、省、市、镇四级人大代表800多人分组深入各个镇街全方位集中视察。各视察组直插现场、直面问题、直接询问,总报告和23个分报告汇编成册,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治水攻坚战的重要参考。

2022年5月,成立由常委会主要领导担纲组长的“工改”专项监督检查组,下设专责小组,会同相关领域专业的人大代表每月安排不同主题开展专项监督,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加强和改进“工改”措施参阅。

2022年11月24日,召开听取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会,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全体组成人员、镇街人大政府主要领导全部参加,听取审议落实“工改”决定情况的专项报告,不怕“红脸出汗”,直面问题不足,推动“工改”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2月,中山市人大把“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列为年度大会议案,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承办,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牵头督办,紧扣议案6个目标任务、16项具体措施,市人大机关全过程跟踪问效。

中山“工改”,它是一座传统制造业城市在时代洪流中自我蜕变、全面提升效用能级的历史性选择。截至6月底,中山市通过“工改”拆除整备土地2.2万亩,新招引企业147家、服务本土企业221家,推动新增投资超800亿元。中山市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既是重要的见证者,更是有力的推动者。

编辑  陈彦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苏小红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