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关注 > 正文

如何和自己的“戾气”和解?

2023-07-02 05:15:27 来源:简单心理Uni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字数3100+|阅读预计需要8min

文|王雪岩(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前两天的工作中,我的一个来谈者谈到她心中的痛苦,她说:“你给我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 ”

我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生都是一个奇迹,也许,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去终止这个奇迹。”

她微微一笑说:“我喜欢这个理由。”

每个人长大的路都不容易 其实,工作之余,我常常会想,不仅出生是一个奇迹,一个人能够在经历生命前三年,尤其是第一年那么多痛苦和恐惧而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图/《小偷家族》 何况一个孩子除了要经历出生所带来的种种艰难体验,还可能经历父母养育过程中的种种过失,以及环境中的种种伤害。 好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期待发芽的种子,这些天然存在于内心的,成长的力量会带领我们每个人长大。 我还记得我曾与分析师讨论我能够经历那么多痛苦还活了下来这个奇迹,他当时说“一定是有什么我们还不知道的力量,让你有了超强的修复能力”,我说, “我能想到的,是我小时候曾读过的那些书” 。

图/《情书》

作为一个七零后,成长中曾经历过一些病态体验,甚至是超乎寻常的病态体验,不算什么稀奇事。 我的幸运之处在于,当我学会识字的时候,国家渐渐开始开放,我可以找到许多书来读,当图书馆的阿姨告诉我,“孩子,这里已经没有你能读的书了”时,我已经长大了。 从那些书中吸取的养分,已经足够帮助我建立起对世界的美好期待,足够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总会有美好的东西存在。 尽管那些美好可能存在于我永远走不到的地方,但只要存在,就有希望。 图/《情书》 一直到近几年我才明白,小时候读过的那些书对我的意义在于,那些书中的美好情感帮助我确立起了对人的基本信任,而这个信任的能力其实是发展爱的能力的基础。 那些书成为我的一个替代性的养育者,弥补了现实的不足。当年我读过的许多书、许多文章,现在被称作“鸡汤文”,被很多人拒斥。 但对我来讲, 幸亏有那些书,那些故事的陪伴,让我的内心多了很多营养的滋补,也多了很多修复创伤的机会,重要的是,帮助我建立起对爱的期待。 当“戾气”成为一种工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身边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暴戾之风,那些充满爱的、温暖的文字被当成了迷魂汤,人们时时防备着炖汤的人居心不良;而一些充满抱怨、充满戾气的文字被大加追捧。 一时之间,不骂上几句父母养育失败,不骂上几句社会失衡,不骂上几句权力欺压,就不能融入社会主流一般。 可是骂过之后,一切照旧,对父母的愤怒依然藏在心里,社会不公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而“骂也无法带来改变”这件事,倒是带来更多的挫败和无望,反而会增加个体内心的痛苦。 图/ 《春潮 》 在人的情感世界,愤怒可以带来力量感 , 所以,心怀戾气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让我们自己感觉占据了一个更加优势的位置,有权力、有力量去责备另一个人,另一个集团、另一个环境等等。 这就帮助我们在一个虚幻的力量感下,可以不必去感受丧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人的爱)、无力(没有办法获得所渴望的爱)、悲伤等等更加痛苦的情感,也不必在渴望获得与恐惧被拒绝之间焦虑。 实际上,这些愤怒也成为我们人生发展的牵制, 当我们愤怒于父母养育的失败时,我们也同时在否认我们自己成长的力量, 我们将自己过上更好生活的掌控权拱手交到了父母手里。 就像内心中一直在重复着这样一个信念: “妈妈,我绝不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除非在我小时候你没有那样对待过我 。 ” 图/《春潮》 是的,妈妈那时候的确可能剥夺过你很多获得美好的可能,但现在正在剥夺你的,却是你自己。 在愤怒于妈妈没有给予,和悲伤于妈妈没有给予之间, 相差的是 承认和面对丧失的能力。 有能力承认丧失,便意味着不得不承受没有获得的悲伤,不得不承担起帮助自己改善的责任,不得不面对成长的痛苦 , 当你硬着头皮承担起这些的时候,就会从心理上与父母渐渐分离,让他们成为他们,你也成为你。 只有这时候,你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美好,你才真正从心理上长大,成为一个成年人。 如果不能承担呢?愤怒和抱怨就像一支扎进血管的抽血针,将你的生机与活力渐渐抽走,因为历史不能改写,沉浸在抱怨里的结果,是挫败感越来越多,内心的痛苦越来越沉。

图/ 《春潮 》

而某种程度上讲,对“鸡汤文”的拒斥,是对爱的无法信任,或者对“爱”这种重要情感的绝望,是“期待爱”又“拒绝爱”的冲突。 心理学,或者精神分析存在的意义,最重要的就是帮助我们去理解人性,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有更多的理解和接纳。只有理解和接纳发生之后,爱才能滋生,爱的力量是可以修复创伤体验的,得到修复的人生才变得不那么痛苦。 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一些离开了临床的科普文章,在科普了养育不良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同时, 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成长力量,忽略了孩子自己在创伤体验形成过程中的参与。 但心理创伤体验是一个内部过程——那些被创伤的体验有一部分是来自孩子的情感感受方式,并不完全来自父母养育的不良。 这在临床中看到的一个恶果,就是增加了求助者的治疗难度, 因为他们更多相信自己的痛苦全部来自父母,而与自己是无关的,这些感受方式让他们放弃了信任自己成长的能力,而将自己陷在抱怨、责备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图/ 《春潮 》 我们每一个人长大都不容易,如果说到成长,每个人都会有一大把血泪史——出生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创伤,哪个人可以不经历出生就长大呢? 如何跟自己的“戾气”和解 对于并没有丰富精神分析知识的普通人,帮助自己最好的方式, 是在爱的关系中去修复创伤,不管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我们心中的戾气的确需要一个接收者来帮助减毒、代谢。通常这是心理咨询师要做的事,而不是生活关系中其他普通人都有责任做的事。 亲密关系也是可以有治疗意义的,如果我们内在的伤害性体验没有那么强,不会对我们的亲密关系造成太大破坏,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很多的修复。 图/《爱在日落黄昏时》 但是,如果内部创伤太严重,或是脱离现实太严重,我们生活中的亲密关系帮助我们修复的压力就太大了。 换句话说, 你可以脱离现实,去责备你的咨询师毫无人性地伤害你,却没有权力去对身边人这样做,因为身边人与你不是治疗关系,他没有义务承载这些戾气,他也很可能无从分辨关系中到底在发生什么。 同时,咨询师有能力去承接这些愤怒,并帮助你去理解这些情绪里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从而帮助你获得理解和改善,但生活中的人却很难做得到。 当然,咨询师有责任承担你的愤怒,并不是指他们会为了让你舒服而满足你的所有期待,也并非指你可以随意向咨询师施加伤害性行为。 那只会使你陷入破坏性的模式中难以自拔,那不是咨询师的工作目标,也不是你的成长目标。 咨询师的目标是帮助你化解心中的戾气,去发展出爱的能力。

图/《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而这,就需要他们有勇气冒着你的情绪炮火,带领你逐渐接近生命的真实,那个真实也许是你抗拒或恐惧的。 所以,那些帮助你发展爱的能力的人,有时也会成为带给你痛苦体验的人,但是他们的勇气本身也有可能成为你的榜样,让你愿意试着去接近自己的真实。 当你真的有勇气去面对这一切时,当你真正理解自己戾气所表达的意义时,戾气对你就没有用了。 爱的能力可以使你柔软,可以增加你的弹性,可以让你自由地应对生命中的种种。 当你已经有了那么多能力来让自己生活得好,戾气这种工具反而用处不大了——恐怕你都懒得再用它了。 封面图源:《这个杀手不太冷》 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4种焦虑的自救指南,送给很累很累的你 “求而不得”的童年,7000万人在用一生去补偿|什么是「童年报复性补偿」 那些“不符合规定”的爱与自我 | 观影《乐土》 多巴胺VS内啡肽,快乐究竟是什么?|快乐的4个层次

戳 化解心中的戾气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