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欢迎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回家
刚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门打开,航天员即将出舱。
(相关资料图)
五星红旗和神十五返回舱同框
神十五返回连说3个感觉良好
“01身体感觉良好,完毕。”
“02身体感觉良好,完毕。”
“03身体感觉良好,完毕。”
“北京明白!”
清晨,大漠戈壁上迎来日出,震撼而壮美。
神十五伴着金色朝霞回家,留存珍贵画面
“出差”半年,神十五乘组完成全部既定任务
“太空出差”半年,神舟十五号三名航天员终于要返回地球家园了,作为“圆梦乘组”,他们的在轨工作也是非常繁忙,这半年他们都完成了哪些工作?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
据介绍,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乘组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8项人因工程技术研究、28项航天医学实验、38项空间科学试验及实验,以及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等6个方面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全部既定任务,获取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出舱活动是航天员在轨期间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神十五三名航天员密切协同,从今年2月10日到4月15日,两个月的时间完成4次出舱,既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也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
多个“首次”,神十五乘组科学实验成果丰硕
刚才我们还提到,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期间开展了很多项科学实验,其中,有多个项目都是首次,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使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次在航天飞行过程中,使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航天员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图像,为未来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还完成了空间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热电转换试验装置在轨试验,这也是我国首次实现该技术在轨验证。斯特林热电转换是空间新能源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将热能高效转化为电能,并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启动快等优点,能够减少对传统太阳能的依赖,在未来载人月球及深空探测等空间任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今年3月,在地面科研人员和航天员协同配合下,梦天舱燃烧科学柜中的实验系统成功执行首次在轨点火测试。点火实验采用的是甲烷作为燃料,高速相机清晰地拍下了整个点火和燃烧过程。此次实验验证了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功能的完备性,以及整体实验流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今年5月,三名航天员还对导电环磨屑产生过程和团簇现象首次实现了在轨观测,这对后续改进各类航天器的空间导电环产品设计、保证航天器在轨可靠稳定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东风着陆场等待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回家”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于6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团队消息,根据最新气象预报资料显示,飞船返回时段着陆场区域为多云天气,地面风力3到4级,气象条件满足返回要求。
东风着陆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时值初夏,冷空气较为活跃,飞船开伞到落地,风向风速是影响飞船落点精度的重要气象要素。飞船返回最低气象条件要求高空风最大风速不大于70米/秒,地面平均风速不大于15米/秒。
“我们正在进行神舟十五号返回当日的专项天气预报考核训练,这已经是近一个月以来的第4次考核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工程师陈锋介绍说。
东风着陆场等待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回家”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供图
据悉,为了圆满保障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气象团队从多年历史资料中挑出了6月份复杂天气样本多例,随机进行考核,此外,会商次数也从每天1次提高到了每天2到3次,以提高对当月复杂天气样本的熟悉程度和预报能力。
前期,气象预报团队研发了高空风分层预报系统,并对预报效果进行检验,不断完善预报模式性能,为飞船落点预报提供专业精准精细的高空风预报。同时在东风着陆场提前开展高空风探测,积累气象数据,研究高空风演变规律。早在一个月前,气象装备保障的科技人员就对天气雷达、数据接收处理等重要装备开展技术状态检查,确保每一次接收数据无误、每一巡检全面到位。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资料显示,飞船返回时段着陆场区域为多云天气,地面风力3到4级,气象条件满足返回要求。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迎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凯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副主任康林说。(完)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标签: